〖烏梅〗
類別:收澀藥之斂肺澀腸藥
拼音:Wumei
拉?。篎RUCTUS MUME
藥用部位:近成熟果實
產地:主產于福建、四川、浙江、云南等地。
采收加工:夏季果實近成熟時采收,低溫烘干后悶至色變黑。去核生用或炒炭用。
性味歸經:酸、澀,平。歸肝、脾、肺、大腸經。
功效:斂肺止咳,澀腸止瀉,生津止渴,安蛔止痛。
用法用量:煎服,3-10克。大劑量可用至30克。外用適量,搗爛或炒炭研末外敷。止瀉止血宜炒炭用。
使用注意:外有表邪或內有實熱積滯者均不宜服。
本草文獻:
《神農本草經》:“主下氣,除熱煩滿,安心,肢體痛,偏枯不仁,死肌,去青黑痣,蝕惡肉。”
《本草綱目》:“斂肺澀腸,止久嗽,瀉痢,反胃噎膈,蛔厥吐利。”
《本草求真》:“烏梅,酸澀而溫……入肺則收,入腸則涅,入節與骨則軟,入蟲則伏,入于死肌惡肉惡痣則除,刺入肉中則拔,故于久瀉久痢,氣逆煩滿,反胃骨蒸,無不因其收斂之性,而使下脫上逆皆治。且于癰毒可敷,中風牙關緊閉可開,蛔蟲上攻眩仆可治,寧不為酸澀收斂之一驗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