〖肉桂〗
類別:溫里藥
拼音:Rougui
拉?。篊ORTEX CINNAMOMI
藥用部位:樹皮
產地:主產于廣東、廣西、海南、云南等地。
采收加工:多于秋季剝取,刮去栓皮,陰干。切片,生用。
性味歸經:辛、甘,熱。歸腎、脾、心、肝經。
功效:補火助陽,散寒止痛,溫經通脈。
用法用量:煎服,2-5克,入湯劑宜后下。研末沖服,每次1-2克。
使用注意:畏赤石脂。
本草文獻:
《名醫別錄》:“主溫中,利肝肺氣,心腹寒熱,冷疾,霍亂轉筋,頭痛,腰痛,汗出,止煩,止唾,咳嗽,鼻齆,能墮胎,堅骨節,通血脈,理疏不足,宣導百藥。”
《本草匯言》:“肉桂,治沉寒痼冷之藥也。凡元虛不足而亡陽厥逆,或心腹腰痛而嘔吐泄瀉,或心腎久虛而痼冷怯寒,或奔豚寒疝而攻沖欲死,或胃寒蛔出而心膈滿脹,或氣血冷凝而經脈阻遏,假此味厚甘辛大熱,下行走里之物,壯命門之陽,植心腎之氣,宜導百藥,無所畏避,使陽長則陰自消,而前諸癥自退矣。”
《本草求真》:“大補命門相火,益陽治陰。凡沉寒痼冷,營衛風寒、陽虛自汗、腹中冷痛、咳逆結氣、脾虛惡食、濕盛泄瀉、血脈不通、胎衣不下、目赤腫痛,因寒因滯而得者,用此治無不效。”